所属分类: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25-11-17

香港ESG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特区政府)11月11日宣布,在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下成功定价约100亿港元等值的数码绿色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美元及欧元。
继2023年及2024年两次成功发行数码绿色债券后,是次发行是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债券代币化进程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不仅保留了以往发行的主要创新特性,包括以数码原生形式发行、为投资者提供透过传统市场基建参与买卖的选项,以及将绿色债券披露融入数码资产平台,亦在以下范畴应用更多创新技术并取得突破:
· 将数码货币应用于交收程序:港元及人民币债券的一级发行除设有传统交收方式外,也引入了以代币化央行货币交收的选项,有助进一步缩短交收时间、降低成本及对手方信用风险,亦是全球首批在交收程序中应用人民币及港元代币化央行货币的数码债券。
· 扩大规模:是次发行金额达100亿港元,四个币种的债券总认购金额超过1,300亿,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数码债券发行。此外,发行年期延长至最多5年,以满足投资者对更长年期数码债券的需求。与以往的发行相比,安排行和数码资产平台直接参与者数量上升,投资者数量更显著增加。在投资者类别方面,是次发行继续吸引广泛的环球机构投资者认购,涵盖资产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私人银行及其他机构,包括众多首次认购数码债券的投资者。
来源: https://www.hkma.gov.hk/gb_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11/20251111-6/
联合洞察:香港此次发行,是以实践为笔,勾勒未来数字金融生态的蓝图。 为未来融入其他形式的数码货币奠定基础,并促进不同数码基建之间的互操作性,发挥彼此之间的协同效应。
全球ESG趋势
ICMA发布《气候转型债券指引》(CTBG)
2025年11月发布的《气候转型债券指南》(CTBG)为发行层面提供了指导,补充了《气候转型融资手册》(CTFH)中针对可持续债券发行人在为其气候转型战略筹集资金时所建议的实体层面实践、行动和信息披露。CTBG引入了独立的“气候转型债券”(“CTB”)标签,旨在帮助(再)融资那些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而开展的关键项目,特别是那些来自高排放行业和/或开展高排放活动的发行人(“高排放发行人”)。
联合洞察:联合绿色认为,《指引》的发布及CTB专属标签的推出,填补了全球转型融资产品的空白,对高排放行业转型动能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指引》发布前,全球转型融资长期面临“概念泛化、边界不清”的困境,高排放主体的转型项目因不符合绿色债券的绿色标准,难以获得可持续融资支持。ICMA此次推出的指引与标签,精准回应了市场核心痛点。联合绿色将始终秉持着独立客观、专业审慎的原则,依托在可持续债券认证领域的深厚经验,助力高排放主体实现可信转型,为全球气候目标与资深市场的深度融合搭建坚实桥梁。关于《指引》的详细解读,可阅读联合绿色“全面解读ICMA发布的《气候转型债券指引》”文章。
ISSB 将制定与自然相关的报告标准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宣布,将开始制定自然相关风险和机遇披露要求的标准,并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发布初稿。 ISSB 表示,新举措是为了响应已确定的投资者对自然相关披露的需求,尽管它尚未决定是否会制定新的独立标准,修改其当前标准以新的报告要求,或者采取另一种潜在的方法。作为其新标准制定工作的一部分,ISSB 表示,它将借鉴与自然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TNFD) 框架,包括其建议、指标和指南,包括定位、评估、评估、准备 (LEAP) 方法。
来源: https://www.esgtoday.com/issb-to-develop-standards-for-nature-related-reporting/
联合洞察:ISSB 启动自然相关报告标准制定,是全球可持续披露体系的关键延伸。其借鉴 TNFD 框架并衔接现有准则,聚焦投资者核心信息需求,将填补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议题的披露空白,破解当前标准碎片化难题。这一举措既响应了 “昆蒙框架” 的全球治理诉求,也为企业规范自然风险与机遇管理提供统一基准。对中国而言,标准的落地将推动企业自然披露从定性走向量化,助力可持续披露体系与国际接轨,为全球生态治理注入标准化动能。
SBTi 提出更灵活的企业净零标准
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 (SBTi) 宣布发布其更新的企业净零标准 V2 草案,该草案计划更新其关键标准,以评估、认证和跟踪公司实现净零排放的脱碳承诺,并支持基于科学的气候目标设定。新草案旨在通过“使基于科学的气候行动更容易获得和可作”,同时平衡与全球气候目标保持一致的需要,使更多公司能够设定净零目标。
联合洞察: SBTi 推出的新版企业净零标准,成为全球企业气候治理的重要风向标。为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企业提供适配路径,降低实操门槛。更通过闭环验证机制强化目标落地,既坚守 1.5℃温控的科学雄心,又回应企业减碳现实挑战。这一调整将激励更多中小企业参与,推动全球企业净零承诺从 “纸面” 走向 “实践”,为气候治理注入更广泛动能。
国内ESG趋势
我国提交《2035年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报告》
2025年11月3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2035年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报告》。这是中国对照《巴黎协定》及其相关决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举措,全面彰显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力度。
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gz/ydqhbh/qhbhlf/202511/t20251110_1132623.shtml
联合洞察:报告内容同时涵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应对举措,全面展现中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强化气候治理的整体部署。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
11月8日,国务院国新办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系统阐述过去五年中国推进“双碳”目标的行动与成效。包括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迅速提升,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劲动力,展现中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
来源: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11/content_7047492.htm
联合洞察: 白皮书的发布,是对中国五年双碳实践的系统总结与未来承诺。19.8% 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 1 亿千瓦煤电落后产能淘汰等数据,印证了绿色转型的扎实成效。这既体现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深度落地,也展现了中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